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缺鐵性貧血?
在懷孕過程中,孕媽的血容量要比懷孕前增加近50%,你和寶寶的身體都會迅速產生紅細胞,對鐵的需求量也將猛增。
鐵是人體中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元素,有助于維系免疫系統(tǒng)的正常功能。如果你體內的鐵元素不足,身體便無法支持大量紅細胞的生成,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則可能會引發(fā)媽媽患上缺鐵性貧血。
缺鐵性貧血不僅會讓孕媽媽時常感到心慌氣短、頭暈、乏力,還可導致胎寶寶宮內缺氧,早產、低出生體重等后果。
雖然到孕中晚期(孕4-7月為孕中期,孕8-10月為孕晚期),你會有進行缺鐵性貧血的檢查,但等看到檢查結果才意識到缺鐵,顯然已經晚了。所以孕媽們一定要提前預防缺鐵性貧血,注意鐵質的補充,做好充分的鐵儲備。
?
4招告訴你孕期補鐵怎么吃
補鐵的前提顯然是孕媽體內的鐵元素含量低,因此問題的核心就在于 “要多少&補多少”。當然,準媽媽在孕期的不同階段,所需要的鐵元素含量也會有差異。
一般來說,孕周越長,胎寶寶發(fā)育越完全,需要的鐵就越多,因此孕媽更要學會區(qū)別對待。
?
孕期 |
鐵元素攝入量(毫克/天) |
孕早期 |
15-20 |
孕中期 |
30 |
孕晚期 |
35 |
?
了解孕期不同階段所需的鐵含量,那么接下來就該學學如何補鐵!
事實上,鐵是日常飲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營養(yǎng)元素,因此食補對于準媽媽來說無疑首選的補鐵方式。注重食補的同時,孕媽也要掌握一些補鐵的實用技巧,更好地幫助自身吸收營養(yǎng)。
1)食物“鐵三角”怎么吃
動物肝臟、血液和瘦肉不僅鐵量豐富,而且利用率高,也被稱為食物“鐵三角”,孕媽補鐵可以多吃豬肝、雞肝、豬瘦肉、牛瘦肉以及鴨血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同樣的食材如果烹飪方法不同,補鐵的效果會有差異。以豬肝為例,在煮鹵過程中鐵含量會大幅減少,改用溜肝尖或煮湯等方式,可以更好地“保全”食物本身所含的鐵元素。
?

?
2)蔬果維C是有益補充
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提高膳食鐵的吸收和利用,建議補鐵的同時也要多吃青椒、芹菜、菜花、柑橘、獼猴桃、鮮大棗等。不過植物性食物并非是補鐵首選,包括時常被提及的菠菜,與動物性食物相比,鐵含量和吸收率相差幾十倍,只能作為促進吸收的有益補充。
?
3)多用鐵炊烹飪飯菜
確保飲食攝入足夠的鐵,多用鐵炊烹飪飯菜,對于補鐵也會有幫助。尤其是傳統(tǒng)的鐵鍋、鐵鏟,在烹制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鐵溶解于食物中,形成可溶性鐵鹽,這樣可以促進腸道更好地吸收鐵。
4)服用鐵劑飯后最適宜
除了食補以外,已經出現(xiàn)缺鐵性貧血的孕婦也可以尋求醫(yī)生的幫助,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鐵元素補充劑。建議孕媽在飯后30分鐘服用,避免因為鐵劑所造成的腸胃反應,產生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不良反應。
?
?
在漫長的懷孕期,準媽媽的健康狀況難免會有波動,所以在營養(yǎng)膳食方面一定要“給力”。尤其要注重鐵元素的儲備,在保持孕期營養(yǎng)均衡的同時,對于孕媽產后的哺乳也會有幫助,這也是寶寶能否從小強化抵抗力的關鍵。所以,準媽媽在孕期可不能大意,一定要注意適時適量地補鐵,分娩以后才能更順利地產奶,奶水質量也更高,也是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