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區(qū)1:奶水少,不必堅持母乳喂養(yǎng)
“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”這一句諺語充分說明了母乳對寶寶的重要。母乳是寶寶天然的食物,即使真的不多,但具備的營養(yǎng)仍然是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替代的。媽媽們不要被奶水少就可以放棄母乳喂養(yǎng)的偏見誤導了,無論如何都最好堅持母乳喂養(yǎng)。
更重要的是,奶水少并不是“不可挽救”的!下面這些方法都將有助于媽媽增加奶水:
(1)增加寶寶吸吮的次數(shù)和時間
要知道,媽媽乳汁的分泌跟寶寶的需求是分不開的。乳汁的分泌量會根據寶寶的吸吮次數(shù)和時間來決定。寶寶吸吮得越頻繁,媽媽產生的乳汁也就越多。所以,多給寶寶吸吮,增加寶寶吸吮的次數(shù)和時間,可以幫助乳汁的分泌哦!
(2)及時排空乳房
在喂完奶后用手或吸奶器排空乳房,不要留著奶,這樣可以傳遞“寶寶不夠吃,需要繼續(xù)泌乳的信號”,下一次分泌的奶水就會慢慢地增加。
(3)放松情緒,相信自己
過度緊張、憂慮等不良的情緒也會引起乳汁分泌減少。堅定信心,相信自己是可以的,給大腦傳遞強烈的泌乳信號,也是可以幫助增加泌乳量的。
(4)飲食調節(jié),增加攝入催乳食物
催乳當然少不了吃吃吃,適當?shù)倪M補催乳食物也可以幫助乳汁的分泌。如產后可適當喝清燉公雞湯,下奶的鯽魚湯,但要注意清淡~
增加母乳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,堅持下去,給寶寶最好的奶糧并不是幻想!
?
誤區(qū)2:“奶水太清”= 營養(yǎng)不足
每位媽媽的母乳都是為自己寶寶“量身定制”的,其成分會隨著寶寶成長變化而變化。
奶水看上去清淡或濃稠不應作為營養(yǎng)是否足夠的判斷依據。媽媽應每半個月(6月齡內)給寶寶測一次生長和體重,根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《兒童生長曲線》,來判斷寶寶的營養(yǎng)攝入狀況。
尤其是,哺乳媽媽可別因為覺得奶水太清,而大肆補充雞鴨魚肉等食物。脂肪太多、太濃的湯不僅會影響媽媽的食欲,還會引起寶寶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的!
誤區(qū)3:媽媽生病,寶寶就要“斷奶”
哺乳期生病,很多媽媽都會猶豫還能不能給寶寶哺乳。其實這要視病因而定。
如果只是因為著涼受寒導致的普通感冒、發(fā)燒,寶媽仍舊可以給寶寶喂奶,但是要注意做好防護,戴上口罩。
如果病情較為嚴重,需要就醫(yī)服藥,那就應該聽從醫(yī)生的建議,了解清楚服藥之后需不需要暫停哺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