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玩“躲貓貓”,其實是寶寶三種能力的體現(xiàn)

爸爸媽媽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階段的寶寶很愛玩“躲貓貓”游戲。用手把臉捂住,再快速打開,寶寶總會被逗得咯咯大笑,為什么對這樣的游戲,寶寶會樂此不疲呢?

其實這是寶寶腦部發(fā)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這個看起來簡單的游戲,需要綜合3種能力才能完成:

? 專注:觀察媽媽在哪

? 記憶:眼耳并用,記住媽媽位置

? 規(guī)劃:伸手把遮住的東西掀開

這些能力的發(fā)掘,受益于大腦的急速發(fā)育,尤其是一個叫“海馬體”的結構,這個結構主要參與了我們的記憶和空間感知。所以也是它的發(fā)育使得寶寶能夠玩轉這個小游戲~

鉑睿2段

?

激發(fā)抽象思維萌芽

愛上躲貓貓這個游戲,是寶寶大腦發(fā)育的成果,反過來,其實這個游戲本身也可以促進寶寶在認知、運動這些方面的發(fā)展哦!

首先,“躲貓貓”游戲有助于激發(fā)寶寶抽象思維的萌芽。

我們大人都有這樣一個概念,日常物體的特性不會被輕易改變,即使被遮擋,看不見,但是它還是存在,這種特性被稱為客體恒常性。

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寶寶需要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這樣的抽象概念,在躲貓貓的過程中,TA逐漸認識到媽媽雖然有時會躲在手掌后面,但她沒有消失,這是寶寶對客體恒常性的初步認識。

刺激寶寶的主動運動

除了激發(fā)抽象思維,躲貓貓也刺激了寶寶的主動運動,TA會對超出接觸范圍的東西感到好奇,媽媽越是躲起來,TA就越想伸出小手摸摸你的臉,在你來我往的“躲貓貓”中,引導寶寶不斷地自主探索“新地域”,有助于刺激TA的主動運動。